课程管理
2024-04-24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五老风采

心系青年的“药圃老园丁” ——记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徐鸿华

发布时间:2017-10-30 来源: 本站 字号: t | T
下载至word文档

心系青年的“药圃老园丁”

——记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徐鸿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有两座山,一座叫时珍山,一座叫药王山。山是校区规划图上就有的,但叫1号山、2号山。从1号山、2号山,靓丽转身为时珍山、药王山,倾注了一位“药圃老园丁”晚年的满腔心血。这位“药圃老园丁”,就是该校首席教授、关工委副主任徐鸿华。

    一、十二个与三十种

    1999年,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启动,广州中医药大学投入了作为这个建设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研究。已是66岁的徐鸿华勇担重任,带领他的同事和研究生组成学术团队,开始了涉及国家、广东省、广州市3个级别的科技攻关课题项目:包括砂仁、广藿香、巴戟天、鸡血藤、凉粉草等30种岭南中药材GAP研究。

    从那个时候起,徐鸿华带领学术团队,足迹遍及从粤东北到粤西南的12个地级以上市及其县区,与15家企业合作,推行政府政策激励、企业牵头、科技引领、农民参加的方针,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各地建成了30个岭南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

    这些基地的建立,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示范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养殖)中药材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广东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不但有效地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而且显著地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如梅州市的平远县,建成了广金钱草、岗梅、灵芝、鸡血藤、凉粉草等11个岭南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基地,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仅鸡血藤、凉粉草的种植面积就达4万多亩,使中药材种植业成为该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光凉粉草年产值就达2.2亿元;还辐射带动了本省周边县市和赣、闽等周边省份种植,年产值也有1.5亿元。平远县因此被授为“中国仙草之乡”。

    采访过程,已经82岁高龄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徐鸿华拿出两本书,一本是《30种岭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上、中、下),另一本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王山中草药图谱》。这两本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鸿篇巨著,凝聚了这位“药圃老园丁”十余年的心血。

    《30种》,概述了每一种中药材的来源、开发利用、原产地及分布,并介绍其生物学特性、物种或品种类型、种植地、种植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留种技术、质量标准及检测、包装储藏和运输等,此外还有每一个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徐鸿华说,《30种》反映的是中药材“就地”保护的成果,而《图谱》反映的则是中药材“迁地”保护的成果。他说,广东省中药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但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医疗、保健用药需求量猛增,加大了对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许多野生资源开采严重,造成物种消亡或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中药材资源,他在该校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药王山上,将从各地收集到的1200多种植物药种质资源迁移至山上,其中90%以上是岭南中药材品种。《图谱》分解表药、清热药等20类,每味药物的内容大多包括正名、别名、来源、性味、功能、主治等6项,还配以原植物彩色图片。

    一个“就地”保护,一个“迁地”保护,“药圃老园丁”徐鸿华保护中药材资源的眷眷用心,在两本书上尽显!

    特别可喜的是,徐鸿华学术团队16年来,共正式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以及单品种栽培技术书籍15本,获得包括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共12项。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对这个学术团队的成绩与贡献先后作了80多次报道。

    据粗略统计,该校有17位中青年教师在跟随徐鸿华翻山越岭、种药研药的艰苦磨练中不断成长,成为中药资源学术领域的骨干力量,其中一人成为珠江学者,12人晋升为教授(其中二级教授和三级教授各一人)。还有,30个基地有数十名技术人员在徐鸿华学术团队的实地指导中得到了实惠。

    到了晚年,一直以一颗炽热的心去传帮带中青年教师的徐鸿华,对该校关工委开展“青蓝工程”的意义心领神会,积极参与其中。从2009年起,他应该校中药学院关工分委的邀请,担任青年教师和辅导员导师,经常与青年教师和辅导员座谈交心,用自己作为一位“全国模范教师”的为师之道,对青年教师和辅导员们言传身教,帮助一位位青年教师和辅导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两片与两座

    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进入广州大学城的高校之一。在规划建设大学城校区的时候,年届古稀的徐鸿华众望所归地担任该校大学城校区绿化药化工作规划小组组长,为新校区“四化”(即绿化、药化、美化、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际上,该校大学城校区提出“四化”建设目标,就是从徐鸿华早年提出的校区绿化规划建设“三化”结合理念延伸而来的。

    1975年,由华南农业大学一个系的副主任调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接受筹建该校中药系重任的徐鸿华,先从“药圃园丁”做起,学校要求他先把药圃管起来。该校当时只有三元里校区,称作“药圃”的,不如称为两片荒地更加恰当。东面一片堆积了大量的建筑废料,西边一片还是三元里村民原来的菜地。但徐鸿华化废为宝,一边以盆栽为主,几百种中草药植物摆放在一块块架设起来的水泥板上,井井有条,生气盎然;另一边种上了降香、沉香、檀香……,成为重要的“香”气横溢的南药栽培研究基地。当两片药圃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徐鸿华的校区绿化规划建设能力也被学校领导发现。他进一步提出“绿化、药化、美化”的“三化结合”方案,得到学校领导的批准,并被授予全权负责校区绿化规划建设工作的重任。于是,校园里,芒果路、榕荫路、红棉路等一条条药味十足的校道出现了。

    有了三元里校区绿化规划建设的宝贵经验,徐鸿华把伫立在大学城校区的两座山头视为宝贝。但在占地70万平方米、计划建成50万平方米房子的新校区建设初期,重点放在建房上是可以理解的。此时,徐鸿华也把眼光盯在必须与房子同步建设的校道上。

    与时俱进,“三化结合”发展成“四化建设”,“文化”被凸显了!怎么体现?2003年6月28日,徐鸿华参加该校大学城校区绿化药化规划座谈会。他提出,文化需要积淀,三元里校区有的,大学城校区也应该尽量有,让在校学生在校园里可以随处学习辨识中草药,让校友来到大学城校区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让广大人民群众进入学校校园,犹如走进一个中药公园。于是,该校大学城校区教学区校道名称慢慢定格:环校路分成4段,和4个出入口通往环校路的4条道路,分别命名为榕荫路、竹柏路、玉兰路、芒果路、红棉路、枫荷路、蒲影路、香樟路,并在相应校道两边陆续栽种了榕树、玉兰、芒果、木棉……

    2007年,该校大学城校区房建工程接近尾声,徐鸿华认为“造山”的良机来了。他向学校申请120万元的经费得到批准, 1号山、2号山分别命名为时珍山、药王山的方案也得到认同。他这样想:中药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是按药用植物种类来学习的,时珍山就按药用植物种类来分类种植;中医药学生的《中药学》,是按药效来学习的,药王山就按植物药的药效来分类种植。

    时珍山、药王山建成以后,既成为该校学生学知识搞科研的重要场所,更成为向其他高校和远近中小学的学生进行中医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这两座山,是设在该校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延伸的室外场所,人们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接受中医药科学普及,一室内一室外,一标本一植物,一具体一生动,相得益彰,获益益深,流连忘返!据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提供的数据,仅2015年第一季度,就有28个国内外团体共组织1900多人前来参观,其中中山大学药学院3批共128人,华南理工大学37人,南方日报小记者团两批83人,广州市朝阳小学80人。

    三、七千与八十九万

    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工委2009年倡导建立关心下一代助学基金会,徐鸿华义无反顾地兼任关工委扶贫帮困助学工作组组长,负责筹集关心基金的具体工作。

    他首先带头捐关心基金。2009年6月5日,该校关工委向全校离退休老同志发出《每人每月拿出十元钱帮助贫困学生过难关》倡议书。从那时算起,到今年第一季度,总共70个月,徐鸿华捐款18次,总额7000元,平均每月100元。他个人捐款的金额不是最多的,但捐款的次数则是最多的!他说:“一我要带头响应学校关工委的倡议,二我要经常提醒自己学校里有许多像我读书时一样的家庭贫困学生需要我的帮助。”

    说到自己的读书年代,出生于广东梅州一个贫困小山村的徐鸿华说:“我为什么高中毕业报考农学院?除了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干农活,对农村、农业有感情之外,就是因为家里贫穷!读农学院不用交学费呀!”他还说,他小时候,曾因生活难以为继而两度辍学;如果没有政府的助学金和老师、同学的不断接济,他恐怕难以完成学业。所以他深深感到,力所能及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有一次,学校关工委召开主任秘书长联席会议,研究帮助一位患重病而家庭负担不起十几万元手术费的同学。徐鸿华说,单靠自己捐款,起的作用并不会太大,而前不久他主编出版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王山中草药图谱》,还有库存,拿出来组织义卖,将所得款项全部用来帮助这个同学,既可以筹到更多的善款,又传播了这位同学需要帮助的消息,一举两得啊!于是,他拿出定价每本120元的《图谱》200本,要求义卖价每本60元,结果被义买一空,筹得善款12000元,帮了这个患病同学很大的忙!

    徐鸿华想,校内的老师,特别是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虽然生活过得去,但大都远远达不到富裕,动员他们捐款助学,以此凝聚全校离退休老同志关心下一代的力量还可以,要较大程度地帮助家庭贫困学生解决问题,还得动员社会的力量。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他长期以来提供岭南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技术支持的广东南台药业有限公司。2010年5月4日,该公司决定捐款3万元,在该校设立关心下一代南台药业助学金。在当年11月25日的这项助学金颁发大会上,该公司董事长何润生先生说,“我们捐款帮助一些经济上暂时有点困难的同学,是因为深受徐鸿华教授的影响和感染。徐鸿华教授对我说,他读书时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特别希望现在有困难的同学能够像他一样得到帮助,而在有能力的时候再热心帮助别人。我想,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尽这么一点微薄之力,能够对同学们成长成为像徐鸿华教授这样的受人尊敬的优秀人才发挥一点作用,那就实在太值得了!”

    徐鸿华就是这样,动员企业家捐资助学,总是现身说法,并把捐款的企业家请到助学金颁发现场,让他们深刻感受解囊相助的重要意义,还清楚自己的捐款花到哪了,更加觉得钱花得值,花得开心。也是徐鸿华动员,在该校设立关心下一代美善堂助学金的美善堂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11年捐款6万元,其董事长吴善球先生在助学金颁发大会上承诺:“明年再捐30万元!”2012年初,吴善球先生承诺兑现;当年再次颁发助学金时,他再次提出:“明年再捐50万元!”吴善球先生说,他从现场接受助学金的同学身上,看到了徐鸿华教授当年的影子;更从徐鸿华教授的今天,看到今天接受资助的同学的未来!如果这些同学都能学业有成,成为徐鸿华教授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才,那么,“我实在是功德无量啊!”

    受徐鸿华高风亮节所感动,两家企业向该校关心下一代助学基金会捐款89万元,占该基金会迄今为止的社会捐款162万元的55%。徐鸿华为该校关工委扶贫帮困助学撑起了“半壁江山”!

                                              (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工委  供稿)


课程管理
友情链接:
我们的信息:
联系我们 法律信息